打開電視新聞每隔幾天就會出現這樣的新聞:「今天下午發生一起轎車撞機車意外,一輛轎車從快車道右轉、撞上慢車道直行機車,機車騎士被彈飛後落下…」,官方單位說法幾乎都是「這是一左營電動床件轉彎車未禮讓直行車的案件」,最後往往是轉彎車理賠。

上個月,油槽車撞死母子的事件也如出一轍,快、慢車道只有一個紅綠燈,綠燈時快車道右轉、慢車道直行在路口交織。事發之後,交通部檢討大型貨車、客車視線死角問題,高雄市長陳菊還到死者家屬致哀,殊不知市府相關單位長期放任設計不當的號誌存在於各個路口,恐成間接害死這對母子最大的「殺手」。

國內每年約三千餘人死於道路交通事故、四十一萬人受傷,主要集中在十八歲至廿四歲的年輕族群,且八成是機車事故,交通部運研所也分析每年近六成交通事故都發生在路口。

因號誌不良造成的交通事故以機車騎居家電動床價格士傷害最嚴重,台灣道路設計向來以「汽車」為本,從未考量機車、行人。過去幾年,已有愈來愈多縣市設置行人專用時相,利用時間差區隔行人與轉彎車;但地方政府便宜行事,導致不同運具、車道號誌同步,造成事故的不良設計仍在各處可見。

檢視一個城市文明程度,不在摩天大樓或是跨年煙火,而是在許多市政建設的細膩處,是否兼顧「人本」精神。利用交通工程與號誌設計,避免車流交織,保護脆弱的行人,就是一個最細微卻關鍵的的文明指標。

遺憾的是,台灣從南到北,仍然有不少交通號誌讓用路人陷入險境,成了另類的「制度殺人」。複雜的車流更需要細膩的設計,要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,兼顧人流、車流,將時間差、標線設計分配到最恰當,而不是只簡單地想到左轉、右電動按摩調整床轉,更是地方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。

★更多相關新聞

紅燈秒數亂跳 用路人太崩潰!
設在橋下擋光 太陽能號誌不亮
騎士停紅燈頻遭撞 疑交通號誌設計不良
童摸號誌桿觸電 北市:電線外皮破損

12A306A13A554E06
arrow
arrow

    vlv159v4k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